近年来,南浔区聚焦发展大局、紧盯群众关切,通过“三联系、监督推动、代表建言、定期沟通”等多种模式,推动人大监督与市场监管职能深度融合,形成“人大监督赋能、部门履职增效、助企发展解困、群众满意提升”的良性循环机制,为优化市场环境、服务经济发展、保障民生安全注入新动能。
一是“三联系”架起服务群众“连心桥”。南浔创新推出的“三联系”制度是密切“一府一委两院”的“制胜法宝”。借助该制度该区构建起以基层治理网格为基础,以广大消费者为主导,以科研院所专家队伍为支撑,以人大监督和行业协会为纽带,以保险机构等第三方机构为补充的食品安全社会参与机制,引导社会各方参与食品安全共治工作。试点创建“食安共富幸福村”,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乡镇职能清单,建立健全区、镇、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,有机融入“141”基层治理体系,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。2024年,南浔区善琏镇观音堂村、和孚镇荻港村被列入全市首批“食安共富幸福村”建设,全区农村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。
二是“千名代表助发展”共画助企纾困图。探索推出“一企一档一代表”模式,该区千金镇人大代表小组在联系企业中发现了“食品生产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资金困难”问题,镇人大将收集到的问题连同代表意见建议一并提交给南浔区局。区局接到交办后,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金融机构,创新推出涵盖“风险等级+专精特新+不动产抵押”的“食品安全增值贷”产品,精准适配食品生产企业,推动金融机构对食品安全风险等级低的优质企业实行优惠利率。同时推出服务专窗,开通“绿色通道”,大幅提升审批效率。“食品安全增值贷”即针对不同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等级,分别给予100万—400万元授信额度,对获评高新技术或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叠加200万元额度,贷款产品推出至今,已累计为企业授信4900万元,成功探索出助企融资新路径。
三是“清单制”落实代表建言“金点子”。南浔区局积极参加亲情直通车·政企恳谈会,倾听企业家人大代表提出的共性问题和建议,并与区人大常委会建立“监督-整改-反馈-评价”闭环机制,变“监督清单”为“幸福清单”。如,针对人大代表施晓芳提出的规范直播带货提案建议,该局高度重视、及时回应,研究出台《南浔区网络直播营销合规经营指引指南》《网络主播行为管理规定》,构建直播信用体系,高标准选树培育一批有较好示范带动效应的“绿色直播间”,目前已选树推荐省局绿色直播基地1个,省级绿色直播间6家。该局通过不断提升网络直播营销数字化监测系统,大力推进数字化在线平台应用贯通,实现网络直播营销人员、产品、直播间等全流程在线抽查监测,构建内外一体、多方参与的长效治理格局。截至目前,在线监测已覆盖国内主要网络直播营销平台、覆盖重点有带货的直播间128个。
四是“互通制”实现监督监管“双赋能”。由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担任南浔区消保委主任,参与消费维权建设,助力打造省级消费教育基地。与社区人大代表共同推进建成南浔区久安老年消费教育基地,常态化开展针对老年人的消费劝导讲座。联合发布《乡镇(街道)人大机构备案审查工作规范》,明确了乡镇(街道)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总体要求、范围、工作机构、工作流程及要求、工作保障、评价与改进等共计六大块普遍适用于本地区乡镇(街道)人大机构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规范要求,为进一步规范全区乡镇街道备案审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。同时,积极推动公众参与标准制定,发布《乡镇(街道)信访民意收集联络点运行规范》,进一步便利乡镇(街道)信访民意收集联络工作,有效发挥基层组织服务咨询、建言献策、隐患排查、矛盾化解等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