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国市场监管报》(2023年12月28日 A7版)
标准是科技创新的“助推器”、产业转型的“风向标”、经贸往来的“通行证”和社会治理的“度量衡”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标准化的基础性、战略性、引领性作用日益凸显。近年来,浙江省安吉县为推动标准化创新发展提供政策、资金及技术等支持,实现了标准化工作全域发展和国际化提升。目前,该县已主导、参与各级标准362项,其中国际标准6项、国家标准159项,先后获批国家级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、浙江省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、ISO 37111国际标准试点。
构建高效率体系
“安吉县除成立由县领导任组长、各机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外,还搭建了‘部门+乡镇(街道)+村(社区)’三级联动、全域覆盖的标准化工作机制。”安吉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。同时,该县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跨部门开展讨论,加强对全县标准化工作的指导,协调解决全县标准化工作的重大问题。
在部门层级,安吉县将标准化创新工作纳入政府考核加分项,在工业、农业、服务业领域设立标准化工作奖补资金;在乡镇层级,将标准化工作作为创建考核的一部分,各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设立专兼职标准化人员,借力美丽城镇、美丽乡村等创建,落实标准实施;在企业层级,以政策为导向,以“标准+认证+自我声明”为基础,积极落实“浙江制造”标准实施。2020年以来,安吉县企业有43个产品通过浙江制造标准认证,13家企业获得“浙江制造”国际合作证书,5家企业的5个产品通过“浙江制造”自我声明。
在此基础上,安吉县深入推行“行政措施+标准”模式,积极引用国家标准作为评定依据给予乡镇奖补。县妇联、残联、民政局等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文件,明确将相关标准制定、实施要求纳入其中。
探索全方位路径
安吉县坚持发展绿色共富的产业体系,以标准化建设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,浙江护童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获得国家、省级企业标准领跑者荣誉。该县制定实施《全域旅游绿色管理规范》等,打造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,并连续5年位居全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榜首。此外,该县制定实施《乡村绿色治理指南》等规范,构建安吉“无废”体系;积极开展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》国标宣贯,重点针对茶企开展过度包装检测技术培训及专项整治等行动。今年以来,累计开展国标宣贯培训5次,检查茶叶生产、销售、包装企业187家,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5份。
同时,安吉县积极探索绿色智慧城市建设,成立“两山转化”数字研究院,制定实施《绿色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》等团体标准和《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技术规范》地方标准,加强对政务、经济、民生等领域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开发,拓展VEP核算结果市场化应用的认可度、广度、深度,推动生态产品价值高质量、市场化实现。
此外,安吉县还开展多种类、多维度培训教育,已组织超过25场800余人次的培训。在安吉电台声动1001频道开展标准化科普讲座与群众互动,并编撰《绿水青山孕育美丽蝶变——浙江省安吉县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历程》一书,发放2000余本。同时,积极申请设立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,基地建设工作被列入2023年度省部共建项目。
彰显多层次成效
近年来,安吉县主导、参与各级标准制定,标准化基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。2020年以来,该县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项,主导起草《乡村美丽庭院建设指南》国家标准,累计参与国家标准制定80余项,制定行业标准9项,省、市地方标准34项;制定《幼儿园游戏课程装备建设规范》等县级地方技术性规范20余项;主导制定浙江制造团体标准18项,先后构建了全域旅游、新型城镇化、共同富裕等一系列标准体系。
与此同时,安吉县积极应用标准化理念、方法和手段,开展依标建设和标准转化,如积极探索建设“枫桥式未来派出所”,制定实施《未来派出所建设指南》市级地方标准。2020年以来,召开标准、规范发布会6场,60余项实践经验上升为国家、省级、市级标准并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,获评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项目奖等多项荣誉。
在此基础上,安吉县标准化国际合作也有突破,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,积极对接SAC/TC567城市可持续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、ISO/TC268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。6月,线上参与ISO/TC268春季会议,申请开展国际可持续标准实施试点;11月,获批ISO 37111国际标准试点。同时,安吉县的标准化工作得到ISO/ TC268及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城市联盟(ISSCC)认可,同意在安吉县举办2024年度ISO/TC268春季全会,并批准安吉县加入ISSCC。
□潘柏林 刘帅伶